今年以来,呼伦贝尔市通过开展养老保险基金专项审计调查,察实情、下实功、求实效,紧盯政策和资金“最后一公里”,深入揭示政策执行层面的突出问题,有效促进了养老保险基金规范使用。在审计过程中针对苗头性、风险性问题,将“当下改”与“长久立”相结合,认真分析问题,提出整改建议,做实审计整改“下半篇文章”。
一、提高政治站位,切实增强审计服务保障
以党的建设强统筹,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坚定不移把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审计工作谋划、职责履行、机关建设全过程各方面。全市通过“纵横”深入,靶向发力明确重点。一方面,以基金级次进行分组,从上级政策制定到下级制度执行,从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着手,站在决策的角度思考研究,研讨交流,确保问题查深、看细、审透,找好审计发力点;另一方面,以基金类型进行分工,进行“穿透式”审计,采用“上审下”“交叉审”“同级审”三种方式同步进行审计调查,确保基金审计有深度。
二、聚焦主责主业,更好发挥审计服务改革
以质量管控促提升,全面提升质量管理,建立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、全流程标准化等制度。采取“一图”“二表”“三模式”“四地区”“五分步”“六统筹”方式贯穿基金审计全过程,努力打造审计目标同向、安排同步、工作同力、责任同担的工作局面。通过多径调查了解,协同纪检、巡察、财政、人社等多部门全面掌握实际情况,按照“总体分析、发现疑点、分散核查、系统研究”的原则,对养老保险基金征缴、计息、上解、转移接续、待遇发放等各环节执行政策、基金财务管理及核算情况进行全流程梳理。
三、提升“数据”意识,有效强化审计服务优势
探索创新体效能,以数字化改革深化审计业务创新实践,不断提高审计工作在广度、精度、深度上的监督质效。围绕下发疑点数据,通过查阅业务档案、比对户籍数据、抽查财务凭证、查询内蒙古人社系统业务综合办理平台等方式,审查核实相关疑点数据中参保人员是否应保尽保、领取时间是否符合规定、待遇支付是否存在重复领取情况、特殊人群是否代缴及时到位等问题,多渠道、多点位同步进行疑点数据核实,助力保障养老保险基金使用的安全性、规范性和有效性,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智能化、信息化优势,努力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益。
四、科学提出审计建议,促进审计成果转化
全市养老保险基金专项审计沿着“资金-项目-政策-政治”这条主线查找问题、分析原因,科学提出审计建议。坚持把审计整改“下半篇文章”与审计揭示问题“上半篇文章”一体推进,实时跟踪、督促指导被审计单位做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。以审计整改推动养老保险基金发挥最大效益,筑牢人民群众养老保障防线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